| | | | | |
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
鳩摩羅什寺位于武威市北大街,始建于后涼太安元年,是為紀念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而建立的佛寺。據現在碑文記載,在唐代時鳩摩羅什寺曾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寺院,是當時西部佛教的活動中心。明清之后,古剎式微。直到一九九八年,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涼州高僧理智法師發廣大心,重興祖業,鳩摩羅什寺又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。寺內現有古塔一座,高三十三米,分十二層,空心磚砌,呈八角形,為鳩摩羅什“舌”舍利塔。
現在,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占地一百零二畝(約68198㎡),主體建筑有:大雄寶殿、大經堂、禪堂、念佛堂、理智法師紀念堂、客堂、僧房、云水堂等;待修建的工程有:大山門、藏經樓、觀音殿、地藏殿、羅什紀念堂、西部佛教博物館、佛教圖書館、佛教慈善中心等。
現任住持理方法師,畢業于中國佛學院,留學于斯里蘭卡克拉尼亞大學,獲博士學位;嗣法于香港佛教領袖覺光法師座下,為佛教天臺宗第四十七代傳人,又得禪門宗師本煥禪師付法授記,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門人,并得理智法師傳法印可,為鳩摩羅什寺第二代住持。(涼州旅游網)